內容來自sina新聞

英媒中國房地產業正處在衰退中 需及時調整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7月11日文章,原題:中國樓市回落才剛剛開始 中國房地產業正處在衰退之中。樂觀主義者堅稱,中國房地產業正在經歷與前幾次房地產市場回落類似的"調整"。此次的市場回落將更加嚴重、更加系統化。房地產投資占中國資本投資的25%、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3%,再加上鋼鐵、水泥、建築機械和建材等相關行業的投資,占GDP的比重可達16%左右。房地產是中國增長模式的重中之重,如果該行業的投資增長從20%降至10%,那麼中國經濟增長率將下滑約兩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一連串向下修正目前並未完結。

  盡管存在結構性供應過剩、房地產市場的衰退已經開始,但銷量和價格仍未跳水。房價和地價自2013年底以來不斷下跌,並且仍有下跌空間,但傢庭部門被迫拋售導致房價和地價崩盤的可能性不大。傢庭部門的杠桿和抵押貸款的貸款價值比(LTV)較低,購房者必須拿出很大比例的首付。然而,長期的供應過剩是無法掩蓋的。城市住房完工率仍遠遠超過擁有城鎮戶口居民的有效需求。未售住房存量急劇增加,總體空置率猛增至20%左右,與此同時建設指標呈現全面的量價齊跌。盡管一線城市普遍出現房地產市場走弱的趨勢,但這種趨勢在所謂的三四線城市表現得最為明顯。三四線城市占住房建設量和銷量的近 70%,占住房投資的近60%。在許多三四線城市,住房存量大約增至月銷量的15倍至30倍。此外,住房與商業地產、影子銀行與活躍的信用創造之間的復雜聯系,對金融體系的穩定構成瞭風險。商業銀行的直接房地產貸款占到銀行資產的約五分之一,但銀行的所有貸款或許有一半都是以房地產和土地作為抵押品。

  無處可去的傢庭部門存款,使得銀行能夠免受突發流動性危機的沖擊,但銀行將面臨資產質量方面的問題。建築相關企業,房地產融資額較高、負債累累的國企,以及地方政府,在償債方面存在較大風險。監管機構開始擔心,會爆發影響穩定的各種風險。這些風險源自過度的信用創造、借款人承受的不斷加大的壓力、以及因煤炭和房地產資產價值分期及車貸試算的相關問題免收費諮詢下跌而愈演愈烈的違約潮(迄今為止大部分違約都得到瞭紓困)。

  金融市場的定價還未反映出中國長期房地產繁榮的終結。無論采不采取短期的權宜舉措,建築業都將不再引領GDP的增長(盡管仍將對GDP 增長構成支撐)。建築業還必須解決供應過剩和杠桿問題。另一方面,新出臺的法規將影響土地清理、人員安置以及農地保護,建築業必須做出調整以適應新法規。這波市場回落結束之前,至少會出現幾個季度的信貸與GDP之比下滑、房地產銷售和交易萎縮、非金融部門去杠桿化、以及違約事件增多。顯然,這一過程才剛剛開始。

信用貸款比較~個人信用貸款~信用貸款試算

新聞來源http://cs.house.sina.com.cn/news/2014-07-12/07534286210.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latableqkln2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